近日,河南大进律师事务所企业合规风控课堂第53期如期进行。本期讲座由企业合规风控部田建国律师带领大家学习企业商业秘密合规日常管理流程,田律师将为大家梳理、解析重点内容。
商业秘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管理不仅能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还能防止潜在的法律风险。
商业秘密的日常管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01
制定和执行保密制度
制度化管理:制定全面的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手册、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等,明确商业秘密的定义、分类及处理要求。
培训与宣导:定期对员工进行保密制度的培训,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定期更新:随着公司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定期审查和更新保密制度,以保持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从保密性角度考虑,《员工手册》、保密制度以及相关培训等需要员工签字,甚至要求有员工在培训的相关视频,证明员工知晓相关内容。
02
授权与访问控制
最小权限原则:根据员工的职责和工作需要,授予最小必要的访问权限。
访问记录:记录和监控所有对商业秘密的访问,包括访问者、时间、目的和结果。
定期审计:定期审计访问记录,以发现潜在的违规行为或安全漏洞。
03
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
定期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商业秘密保护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
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中强调保密的重要性,鼓励员工主动保护商业秘密。
激励机制:对于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认可。
04
举报、反馈与改进
鼓励全员举报,收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之前,最早了解到的是企业的涉密员工,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对彼此之前的情况比较了解,如果这些员工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公司,那么可以避免后续的很多问题。
在合规管理中,我们提到了设置举报的通道,这种通道可以直接到商业秘密的最高管理人和公司的直接负责人。收到这些信息后,公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同时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对举报行为一定严格保密。
持续改进
对举报和反馈及时处理,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改进保密管理措施。并将此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05
违规处理与维权
建立违规行为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信息泄露和违规情况。如发现商业秘密被泄露的情况,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紧急应对与调查
企业应迅速启动商业秘密泄露的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小组负责调查处理,通过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评估损失等步骤,明确泄密的范围和程度。同时企业应及时通知受影响的客户、合作伙伴及相关监管机构。
法律途径维权
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与侵权人进行协商,或委托共同认可的第三方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协议。同时根据情况,也可以采取下述方式维权:
申请仲裁:在劳动者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公司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投诉:企业也可以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向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侵权行为,要求对侵权人进行行政处罚。
民事诉讼:如果有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公司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员工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刑事犯罪:如果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比较严重,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且符合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并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2、完善内部管理与防范
企业应自查内部保密规定,查出违规或者商业秘密泄露的原因。对员工加强保密教育,同时强化技术防护。
3、持续监测与改进
针对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继续强化日常管理,持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06
安全信息审查
定期审查:定期对涉密部门进行安全信息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技术防护:利用技术手段,如监控软件和防火墙,防止未经授权的信息访问和泄露。
安全信息审查工作十分重要,比如曾经在某刑事案件中,技术工程师通过绕开公司终端监控软件监管,从权利人公司服务器拷贝研发数据到公司的服务器,然后从现任职公司的服务器将研发数据下载至其办公电脑,再通过软件利用局域网传输至其个人电脑,然后将部分数据复制到其个人的移动硬盘。受害人公司在对涉密部门做安全信息审查时发现技术工程师盗窃公司源代码,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通过上述日常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商业秘密,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